歷 史 摘 要 ...

經 分 成 許 多 種 類 的 無 尾 熊 , 至 今 只 剩 下 一 類 。 從 殘 存 的 化 石 中 , 科 學 家 猜 測 一 千 五 百 萬 年 前 的 無 尾 熊 是 屬 於 食 草 類 。 四 萬 多 年 的 化 石 證 實 了 “ 巨 形 ” 無 尾 熊 的 存 在 , 體 積 有 現 今 的 兩 倍 大 。

無 尾 熊 化 石 記 錄 ﹕

1500 萬 年 前 ﹕ Perikoala palankarinnica
1000 萬 年 前 ﹕ Litokoala kutjamarpensis
500 萬 年 前 ﹕ Koobor notabilis & Koobor jimbarratti
近 代 ﹕ Phascolarctos cinereus & Phascolarctos stirtoni

西 元 1798 年 1 月 26 日 ﹕
歐 洲 人 John Price 是 第 一 個 記 載 觀 查 無 尾 熊 之 事 。
西 元 1803 年 8 月 21 日 ﹕
第 一 份 詳 細 的 無 尾 熊 報 告 登 刊 在 雪 梨 期 刊 。
西 元 1816 年 ﹕
法 國 博 物 學 家 de Blainwill 給 無 尾 熊 學 名 Phascolarctos , 源 自 希 臘 文 有 皮 袋 和 熊 之 意 。 後 來 德 國 博 物 學 家 Goldfuss 則 給 無 尾 熊 種 名 cinereus , 其 意 義 為 炭 灰 色 。

-- 譯 / 取 材 自 Koala Handbook , 作 著 ﹕ Simon Hunter --


無 尾 熊 英 文 名 - Koala - 的 來 源

西 元 1934 年 Gilbert Whitley 等 建 議 “Koala” 是 來 自 澳 洲 ( 新 南 威 爾 斯 東 部 ) 原 始 居 民 的 方 言 。 西 元 1978 年 後 Ronald Strahan 在 同 一 地 帶 記 錄 了 其 他 方 言 的 名 稱 , 直 音 翻 譯 成 cullewine , koolewong , colo , colah , koolah , kaola , koala
早 期 歐 洲 殖 民 曾 誤 以 為 無 尾 熊 是 常 見 的 猴 , 熊 , 或 是 樹 獺 ; 甚 至 形 容 很 會 爬 樹 的 無 尾 熊 為 “ 猴 熊 ” 。 沒 有 尾 巴 的 無 尾 熊 長 得 結 實 並 且 像 熊 , 無 疑 地 常 被 稱 為 “koala bear” 或 “native bear”( 英 文 ﹕ “native”= 當 地 的 , “bear”= 熊 ) 。 中 文 名 “ 無 尾 熊 ” 簡 明 地 形 容 了 這 人 見 人 愛 的 動 物 , 卻 容 易 給 人 錯 誤 的 觀 念 — 把 無 尾 熊 當 成 熊 的 一 種 。
譯 / 取 材 自 The Koala: A Natural History
作 著 ﹕ Anthony Lee & Roger Martin


︱ 歷 史 摘 要 ︱ 基 本 資 料生 長 過 程
生 理 實 事飲 食 目 錄居 住 地 方
短 篇 故 事書 籍 簡 介相 關 網 站
首 頁